首页

简公主女王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5 19:48:12 作者:揭开防晒化妆品的“迷雾” “防护”还是“防晒”? 浏览量:42493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8月国务院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了10%。核电领域进一步向民资放开取得了哪些新突破?将会给民营经济带来哪些新机遇?来看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的专访。

  本次国务院新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分别是江苏徐圩一期、浙江三澳二期、山东招远一期、广东陆丰1号和2号机组、广西白龙一期。五个项目全部引入了民间资本,开放力度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凌忠果称:“今年新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由央企控股投资建设,同时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一共有10家民营企业参与,合计出资45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预计可带动民营企业投资超过24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核电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安全性要求高,我国一直以来采取四家央企控股、地方政府参股的形式。此前试点民资入股核电的浙江三澳一期和金七门两个核电项目,引入民资的比例均为2%,而这次参股比例首次提升到10%;从参与民企数量上,此前仅有2家民企参股过核电项目,这次民企数量共有10家,均为从事实体经济的行业头部企业。

  凌忠果表示,此次核电项目引入民资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标志性举措。核电是国家战略性领域,此次较大规模向民营企业开放,充分彰显了国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心和意志。

  负责人表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带动核电上下游产业发展,更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在探索构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新模式方面,作出又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能够为其他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引入民间资本发挥示范作用。

  凌忠果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后,我们将持续推动核电项目创造条件引入民间资本,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参与进来。我们将建立健全民资参与的长效机制,在确保项目安全建设运营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明确遴选条件和程序,规范收益分配机制,让民营企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参与投资核电项目并从中获益。”

  新闻特写:从核电“供应商”到核电“投资方”

  记者了解到,这次参与投资核电的民企中,不少都是核电项目的“老朋友”,有的是核电机组的供应商,有的是用能大户。投资核电将带给民营企业哪些改变?他们看准了怎样的投资前景?记者探访了两家相关民营企业。

  当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久立集团,企业正在生产一批管材,这是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上的重要材料。

  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郑周向记者介绍:“这些管子是做蒸汽发生器的设备厂家向我下单,最后做成蒸汽发生器,供到我们投资的核电站上去的。”

  作为国内重要的核电材料供应商,他们经过多年研发,已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0余项,其中16项新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把自己的产品用到自己投资的核电站上,是这家企业长期以来的梦想。

  李郑周称:“其实我们寻求参与核电站的投资也已经有好多年了,从2016年以后我们就说想投,包括省内的其他两个项目,我们当时也想参与。我们参与了这次陆丰核电,也是国家能源局推荐我们参加这次民营局的开会,我们得知这个消息,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框架协议谈好了。”

  记者了解到,久立集团将在未来8年时间里总共出资13.5亿元,参股陆丰核电站一期项目。尽管这笔钱相当于一整年的利税总额,但企业董事会还是一致同意了出资。

  李郑周称:“因为作为核电产业链强相关企业,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仅是投资有回报,而且为核电、为核能事业发展建立更加紧密关系以后,可以有更多机会来创造价值。今后我们希望不仅仅是投这一个项目,包括未来省内的项目,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可以更多参与。”

  山东魏桥集团旗下两大产业对能源需求量较大,在双碳减排背景下,他们曾与国有电力企业探讨过核电替代的可能性,但受限于当时的相关政策、技术等限制无法有效地推进实施。眼下,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敬雷称:“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核电项目的高效、稳定、清洁等优势将得到更进一步发挥,同时在全球双碳减排背景下,核电项目后期盈利能力较强,长期回报稳定。所以,我们对核电领域的长足发展具有坚定信心。”

  新闻链接:核电领域的民企力量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不少民营企业长期以来承担着核电领域的重大攻关和供应链建设,接下来,具体来看核电领域的民营力量。

  据统计,近十年来,数十家民营企业获得核电重大专项支持,承担或参与相关科研攻关任务,其中19家民营企业作为课题牵头单位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约1.5亿元。

  随着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加速涌现,他们专注于核级阀门、管材、堆芯仪表、石墨材料等产业链细分市场,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与聚焦于主设备的大型国有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我国核电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全国现有23个核电基地,分布在8个沿海省份,核准在运在建机组共102台、总装机11313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来自中国

邹骥:首先需要辨别对“安全”的关注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特别是当它与绿色转型和能源转型对立时。我会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回答:这是假命题。

瞄准新“钢需” 湖南娄底硅钢产业链企业产销两旺创新高

娄勤俭表示,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和修改了多部涉外法律,并在本届立法规划中安排了多个涉外法律项目,为保护在华外国人和境外企业、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中方将派特使前往中东

汉内斯·菲尔纳: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漫长,并且始终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统一性。既多样又统一,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

特斯拉就苹果工程师致命车祸诉讼达成和解

王毅就深化下阶段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坚持互尊互信,共同维护地区团结,携手打造环喜马拉雅和衷共济的大家庭。二要深化互利合作,共建人类生态文明高地,携手打造环喜马拉雅生态文明圈。三要加速绿色转型,助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携手打造环喜马拉雅绿色发展合作带。四要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携手打造更为便捷的环喜马拉雅互联互通网络。五要增进交流互鉴,让古老文明焕发勃勃生机,携手打造环喜马拉雅人文交流示范区。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弥合数字鸿沟 让互联网惠及所有人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说,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规划政策框架搭建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趋完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